必一运动陈志专栏丨林铁:主政河北十七年的万州人98年前,一位在重庆联合中学读书的21岁万州热血青年,背着行囊前往心中的圣地——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平求学,从此踏上了的道路。
林铁在中国党早期者中,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班生、高才生,他曾先后在国内三所大学学习,后又赴法、苏三所大学留学,可谓学贯中西。林铁的国内生涯,主要集中在“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河北省委17年,是一位务实、勤勉的主政者。
这样一位情系苍生、功勋卓著的老一辈家不应该被遗忘。为缅怀林铁的历史功绩,我怀着崇敬之心拜谒其出生地,走访乡亲及知情人士,并从历史资料中披沙沥金、整理成文,以兹纪念,以敬先辈。
1952年11月,主席乘火车视察河北保定。省委林铁汇报了河北的经济建设状况,毛主席给予充分肯定。毛主席这次河北之行,对林铁留下了深刻印象,曾幽默地夸赞道:“河北富啊,有‘林’,又有‘铁’!”
正如毛主席所言,林铁这个姓名,富有深意。但却并非其本名,他的本名叫刘树德。“刘树德”为何成为“林铁”?何时所改?翻遍林铁的传记、年谱及相关纪念文章,居然找不到半点蛛丝马迹。
林铁,1904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时为四川省万县孙家乡)的一个乡绅家庭,幼年时就读于万县后山龙门书院,这在当时是儿童启蒙的最好学校。书院的教书先生刘成年是林铁的叔叔,无论在书院还是在家里,林铁都能得到严格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老师和同学赞其作文“清新老练,别具一格”,属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林铁少有大志。13岁考上万县中学校(今万州第一中学)。读书期间,开始追求进步。五四运动的狂飙,不但震撼了万县这个山城,也震撼了少年林铁的心灵。15岁时出于对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痛恨,他勇敢地走上街头,参加了日轮进入万县码头的斗争。后转入重庆联合中学就读,深受该校教员萧楚女及应邀到校演讲的恽代英这两位早期青年运动影响,积极投身反帝爱国的,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反帝爱国战士。
1925年,林铁来到北平,先后在中国大学、中俄大学和法政大学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不少马列主义书籍。
1926年,林铁参加了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三一八”,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等家参加和领导了这次爱国行动。却遭到段祺瑞执政府的疯狂,造成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群众死亡47人,包括李大钊在内的200余人受伤。这一悲壮情景更加激起林铁对旧军阀统治的强烈憎恨。同年11月,他加入中国党,并先后任法政大学党支部组织委员、代理。
1928年春,林铁受党组织的派遣,赴巴黎大学统计学院学习,曾任留法委员会;1932年1月转到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因同王明的宗派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遭受到王明的打击,被下放到乌拉尔附近的一个矿厂劳动。1933年秋他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东方大学中国支部。在校期间,他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还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关于武装斗争的理论和苏共相关经验。
1935年冬,因国内斗争需要, 林铁奉调回国,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林铁这个名字,从此闪耀在中国的璀璨星空。
为了解林铁更改姓名的原委,2023年初夏,我来到林铁故里孙家镇快乐村柏树林寻访。一村民指着林铁故居繁茂的柏树林告诉我,林铁在出国前曾回过一趟故乡,他对家人讲,改这个姓名是有讲究的,“林”就是怀恋这里的山林,“特”(万州方言“铁”与“特”同音)就是指从事的是特殊工作。我当时颇不以为意。后来查史料,才知他的确曾用名“林特”,后又改为“林铁”,或许是表明中国党“职业家”这个工作不仅特殊,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林铁改姓名,或许是昭示自己到底的决心。其更改时间,大致可以推断为“参加后至出国前”,即1925年至1928年间。
20世纪60年代上映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讲述了冀中人民在中国党领导下,创造性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生动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的地道战、地雷战,其幕后主要推动者,就是林铁。
林铁回国后,担任东北军第53军工委,主要任务是做张学良东北军的工作,林铁潜心苦学的“十八般武艺”终于派上了用场。林铁长袖善舞的斗争艺术和军事指挥才能,让张学良等东北军官兵对党刮目相看,从而成功策反该军部分官兵加入八路军抗日,并遵照中央指示要求部队停止北上,在由弓仲韬发展多年、党的群众基础非常好的冀中地区,联合当地游击队组建冀中抗日根据地。
弓仲韬1923年4月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党,并受派遣回原籍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和发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这是中国党最早在农村建立的党支部,为冀中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弓仲韬三个堂妹弓诚、弓蕴武和弓彤轩都跟随他加入党组织,走上了职业家的道路。林铁通过弓仲韬认识了弓彤轩,两人在对敌斗争中渐生情愫,最终结为一对伴侣。
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林铁任河北省委委员、军事部长,参与领导组织冀东武装。为了培养武装的军事骨干力量,省委决定由林铁负责在天津举办军事训练班。每期培训,林铁都亲力亲为、倾囊相授,宣讲抗日主张,揭露日军的侵华罪行,传授游击战的方法和战术。培训班一共办了五期,共培训了二百多名学员。这些学员被我党地下组织秘密输送到平西抗日队伍中,不少学员后来成长为我军优秀将领,在人民战争中大显身手。
1938年6月,林铁调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党委工作。在此期间,他培养了大批干部,积极组织群众参军参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日寇的“大扫荡”中,领导对敌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合围,建设和巩固了北岳根据地。
1944年秋,中央决定恢复冀中区党委,林铁调任区兼冀中军区政委。他与军区司令员杨成武放手发动群众,及时推广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等多种人民战争的方法和战术,开创平原游击战争的新局面,为大作战建立了战略基地。他精心组织了1945年的春季攻势和夏季攻势,发动5次战役530多场大小战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促进了冀中根据地的发展。
解放战争打响后,林铁仍然留在冀中地区与开展斗争,解放了冯口、泊镇等一大批军事重镇,给了沉重打击。1948年,七纵建立,林铁担任纵队委员,同孙毅司令一起率部歼灭了河北精锐第一旅。辽沈战役之后他们又指挥七纵收复了保定。随后他又亲临一线成功组织上百万民兵民工支援平津战役,为迎接中央渡过黄河、进入西柏坡最终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省之初的河北,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林铁团结省委一班人,带领全省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林铁常常早出晚归,到乡间地头与老农亲切交谈。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林铁发现,解决老百姓的温饱是河北面临的首要问题,便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三年困难时期之后,为加快恢复生产,度过灾荒,林铁于1962年5月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社员发展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政策措施。概括起来有十项,其中包括:自留地增加到占生产队耕地的10%;允许农户养大牲畜;适当放宽家庭副业范围;允许农村手艺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或交款记工参加分配等。十条措施被人称之“十项小自由”,突破了“左”的禁锢,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符合河北实际,受到农民欢迎。对一些地区摆脱困境、渡过难关起到积极作用;对改革开放后河北省探索农村改革之路,也具有启示性意义。
对于省内一些地区探索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做法,林铁也持积极态度,突出表现在他对张家口地区“三包”到组生产责任制试点工作的支持。1962年5月,张家口地委在向省委报告中提出,在严重困难的地方可以实行“包产到组”,以调动社员积极性,迅速恢复生产。林铁看了报告后,指示张家口地委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经他同意,张家口地委胡开明以张家口地区代表身份参加了7月30日在北戴河召开的华北局农业工作座谈会,并就推行“三包”到组生产责任制发言。林铁还让秘书把胡开明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和《关于推行“三包”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的建议》转交中央办公厅呈送毛主席。
彼时,公开支持“三包”到组需要极大的勇气。林铁毫不含糊,态度鲜明,“虽千万人吾往矣”,在省内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句轰动全国的话:“自留地再加一点,一户可以有一亩或一亩半自留地;小部分土地可以包产到户。”没多久之后他再语出惊人:“在很困难的地区,迅速明确‘保命田’,不要再拖。”他为民请命的这些举动和言论,为其后蒙受冤屈埋下了伏笔。
后来,万里主政安徽,看上了胡开明这个坚持线月,与林铁心心相印的胡开明调任安徽省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到任不久就提出借给农民“保命田”的意见。安徽省委会关于保命“借田”的精神下达后,在凤阳响起了中国改革的第一声春雷。
1963年11月17日,林铁收到主席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林铁同志:遵嘱写了几个字,不知是否可用?”
1963年12月13日,在河北省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上,观众看到了毛主席为治理海河题写的振奋人心的口号——“一定要根治海河”。
海河水系是河北省最大的水系,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300多条。这里有石器敲击的泥河湾,有风萧萧兮的易水,有晓月照耀的卢沟,有太阳升起的桑干河。
作为河北“母亲河”的海河,哺育了两岸燕赵儿女,也给河北大地带来频繁严重的洪、涝、旱、碱灾害,是条桀骜难驯的“蛟龙”。历史记载,在明清两代的540年中,平均每3年就有两次水灾两次旱灾。
林铁来自长江三峡腹地,对严重水患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有切身感悟。他深刻认识到要发展河北的工农业生产,必须洪水,把毁坏千百万人民劳动成果的水害变为水利。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科学勘查和反复论证,他决心带领干部群众拼尽全力缚住这条“蛟龙”。
50年代中期开始,林铁以极大的胆识和钢铁般的意志,抓住治水不放。根据海河上宽下窄、入海不畅的扇形水系特点,他借鉴周恩来总理治理淮河的方针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的科学配套方案,“上蓄”即在上游修建和加固水库,以拦蓄洪水,着力保持水土,发挥综合效益;“中疏”即疏通中游河道,使其顺畅泄洪,不致泛滥;“下排”即在下游开辟入海尾闾,使洪水通畅入海。他在治水实践中确定了“以蓄为主,民办为主,小型为主”的方针和以小型为基础、中型为骨干、修建必要的大型工程的措施。林铁“初试牛刀”,短短几年就组织建成大型水库 18座、中型水库21座和大量的小型水库,开挖了多条排水入海通道,初步控制住海河水系的洪水。
1963年11月12日主席视察天津,听取河北省委的汇报(此时河北省会已由保定移驻天津),对河北的发展状况很满意,为林铁主持兴修水利、治理海河旗开得胜很高兴,激动而风趣地说:“我不做湖南人了,要做河北人。生在湖南,死在河北!”并说要把河北十大水库都走一走、看一看。
196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河北省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从那时起到1966年6月受到错误批判前,林铁组织领导了根治海河运动的第一场战役,即黑龙港工程。该工程从1965年冬开始,至1966年5月30日彻底竣工。
其间,林铁发扬善于发动群众的特长,动员广大民工参与工程建设。一时间,数十万燕赵儿女不计报酬和名利,奔赴远离故土的海河工地,涌现了许多妻送夫、母送子,父子兄弟同上海河的动人故事。
第一场战役共完成了老漳河、滏东排河、联接渠、索泸河等9条骨干河道的开挖和疏浚,总土方达139亿立方米,总泄水能力1122立方米每秒,为治理海河打下了坚实基础。
治理海河是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也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治水运动。整个工程至1980年结束,持续了近20年。“治水大军”用奋斗成就梦想,让海河的洪水危害得到了初步控制,创造了海河40余年的安澜局面。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任何一条河流、一片流域的治理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历史会永远铭记“一定要根治海河”这一伟大号召和海河治理这一宏伟工程,也会永远铭记万州人林铁为之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林铁在河北工作期间的办公室很简陋,两间砖铺地面的平房,里屋是他的卧室,外屋是他的办公室,阴暗潮湿。上厕所要走出小院,雨天到外面的茅房如厕还得打着雨伞。如此艰苦的条件,他一住九年。作为省委主要领导,他决计把有限的财力用于恢复发展生产,从未提出为自己增建一间办公室或宿舍。
困难时期,河北省政府号召机关干部带头吃粗粮,吃玉米面,实行定量配给。林铁严格按规定在食堂就餐,天天早晨啃玉米面窝窝头。有的干部不愿吃玉米面,就到街上买油炸果子,喝豆浆。林铁以身作则,带头落实省政府规定,从未上街买食品。他常说:“要求一般干部、人民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他每次深入基层,不管是乡村还是厂矿或机关,都坚持按规定的标准交足伙食费。林铁每到一地检查指导工作,临走前都要问“饭钱交了没”,并嘱咐“一定要按规定交足”。
1959年11月,林铁到唐山市检查工作,临行前一位市领导托林铁秘书赵春生,给尊敬的林带了箱陶瓷。林铁回到天津后发现了这个“秘密”,很严厉地问赵春生:“从哪弄来的?为什么要人家的东西?这样的事你为什么不先告诉我?不行!不能这样办,必须退回,或者照价付款。你一定要按我的话去办。今后像这样的事,你不能自作主张。凡是有人送东西,一律不收。这是一条纪律,必须严格遵守。”
1966年,林铁因为在农村搞“小自由”、刮“单干风”等所谓的修正主义错误,受到批判,蒙冤达十多年。但他始终相信党,相信群众,保持者的铮铮铁骨和乐观主义精神。1980年7月,林铁得到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林铁恢复工作后,曾担任第五届全国会委员、中央组织部顾问、中顾委委员。
1989年9月17日,85岁的林铁因病在北京辞世。老战友孙毅将军为林铁写的挽词“为人正直一生无愧,立党为公精神永存”,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林铁的一生。
据林铁侄女、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何兰阶夫人刘培芳回忆,1928年林铁在出国前,曾有过一次短暂的回乡之行。每天晚上,他与家人围坐在火炉四周,畅谈在北京的见闻,讲解反帝爱国的道理,教孩童们唱进步歌曲。还在家乡后山新场,邀集亲友和社会贤达筹建了一所新型学校——钟山女子小学校,并邀请谭嗣同的妹妹担任首任校长。林铁的言传身教,让刘培芳在完成学业后奔赴延安,也踏上了道路。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006年,万州区孙家镇修建了林铁故里纪念碑,以表达对这位劳苦功高、实干为民先辈的无限景仰和深情缅怀。